政府財政如何應對城市化進程的滾滾洪流
2018-4-30 20:13:39??????點擊:
然而,在享受城市化帶來的便利生活和經濟增長的喜悅之時,也不得不面對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各級財政的支出結構、財政責任劃分、地方債務融資的風險控制、城鄉公共服務供給的動態協調……
“由于人口快速增加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給社會穩定和城市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季佩坤說,不僅是城市管理和建設壓力增大,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壓力。以教育為例,因中心城區外遷人口大量導入、外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以及城鄉二元結構等因素,區域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分布不均等矛盾日益凸顯。雖然閔行教育規模持續擴張,區政府在保障教育財政投入實現“三個增長”方面盡了很大努力,但每年的教育財政投入增長量被大量增加的學校和學生所消化,使該區的教育資源面臨更大的壓力和負擔。
據了解,我國現行的財政體制,無論是收入和支出責任的劃分,還是轉移支付制度的設計,都是以假定人口不流動為前提的,以轄區的戶籍人口為基礎。然而,城鎮化所帶來的快速人口流動,要求無論是縱向的還是橫向的財政關系都要進行調整。尤其是處于流動狀態的龐大人口的公共服務的提供,在我國財政體制框架中是一個盲區。在這種體制框架下,各地政府按戶籍人口來提供公共服務。城鎮化帶來人口的流動,為各地公共服務的供給帶來了難題,特別是人口流入較大的地區,流入人口的公共服務面臨“兩不管”的尷尬境地,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不負責其公共服務的供給。
“由于人口快速增加和人口結構的變化,給社會穩定和城市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季佩坤說,不僅是城市管理和建設壓力增大,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壓力。以教育為例,因中心城區外遷人口大量導入、外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以及城鄉二元結構等因素,區域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分布不均等矛盾日益凸顯。雖然閔行教育規模持續擴張,區政府在保障教育財政投入實現“三個增長”方面盡了很大努力,但每年的教育財政投入增長量被大量增加的學校和學生所消化,使該區的教育資源面臨更大的壓力和負擔。
據了解,我國現行的財政體制,無論是收入和支出責任的劃分,還是轉移支付制度的設計,都是以假定人口不流動為前提的,以轄區的戶籍人口為基礎。然而,城鎮化所帶來的快速人口流動,要求無論是縱向的還是橫向的財政關系都要進行調整。尤其是處于流動狀態的龐大人口的公共服務的提供,在我國財政體制框架中是一個盲區。在這種體制框架下,各地政府按戶籍人口來提供公共服務。城鎮化帶來人口的流動,為各地公共服務的供給帶來了難題,特別是人口流入較大的地區,流入人口的公共服務面臨“兩不管”的尷尬境地,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不負責其公共服務的供給。
- 上一篇: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突出普遍價值研究 2018/4/30
- 下一篇:規劃不落后 必須權力謙讓 201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