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天香最早用于形容哪種花?
2018/9/18 9:36:54??????點擊:
“國色天香”最早是形容花,還是人?“折桂”、“杏花郎”的稱謂,哪個在前,哪個在后?
馬未都評:桂花和杏花都和科舉制度有關,我們的科舉考試是“三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鄉試第一次考試是在秋天,如果考中了就在第二年的春天去參加會試。所以秋天的科舉一定是桂花,春天的科舉一定是杏花。從表面上看,是杏花在前桂花在后,但這兩個稱謂的順序恰 恰相反。
現在我們不管參加什么類型的考試都是一個很難的事,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甚至到參加工作以后還要考各種證件。每個中國人走向社會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但是跟古代比起來都算容易多了。首先是要不停地考,不停地鍛煉,從小學開始,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要考。但古代的時 候不是,那時候沒有人去考你,得自己去準備,然后就要看鄉試第一次考試的時候能不能敲開這個門。這是第一次考試,非常重要,所以叫“折桂”。
中國文化中的所有紋飾都一定有一個基本含義,而且這個含義都趨向于美好。中國人賦予了花卉不同的含義,使其文化含義盡可能跟社會含義吻合,這是古人創造的一種能為大眾接受的文化。我們現在去講這種文化似乎很久遠,其實今天生活中使用的大量的詞就是來源于當年的科舉考試 ,比如題中提到的“折桂”。
馬未都評:這道題跟牡丹有點關系,“國色天香”既可以形容牡丹這種花,也用來形容人,比如說楊貴妃“長得國色天香”。“國色”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為喜慶的顏色,“天香”是指上天賜予的,“國色天香”最早顯然是用來形容牡丹花的。在唐詩中就有“國色天香”的描寫, 后用來形容楊貴妃。牡丹的典型特征是花朵碩大,品種繁多,最著名的當屬“魏紫姚黃”,就是一個姓魏的人培養出來紫色的牡丹,一個姓姚的人培養出來黃色的牡丹。
關于牡丹有很多很多故事,不管是游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都對牡丹花感興趣,因為牡丹花確實太美了。我們可以看到唐朝人春天出游的時候頭上就頂一個大牡丹花,非常艷麗,所以“國色天香”就是能代表一個國家的顏色。
馬未都評:桂花和杏花都和科舉制度有關,我們的科舉考試是“三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鄉試第一次考試是在秋天,如果考中了就在第二年的春天去參加會試。所以秋天的科舉一定是桂花,春天的科舉一定是杏花。從表面上看,是杏花在前桂花在后,但這兩個稱謂的順序恰 恰相反。
現在我們不管參加什么類型的考試都是一個很難的事,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甚至到參加工作以后還要考各種證件。每個中國人走向社會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但是跟古代比起來都算容易多了。首先是要不停地考,不停地鍛煉,從小學開始,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要考。但古代的時 候不是,那時候沒有人去考你,得自己去準備,然后就要看鄉試第一次考試的時候能不能敲開這個門。這是第一次考試,非常重要,所以叫“折桂”。
中國文化中的所有紋飾都一定有一個基本含義,而且這個含義都趨向于美好。中國人賦予了花卉不同的含義,使其文化含義盡可能跟社會含義吻合,這是古人創造的一種能為大眾接受的文化。我們現在去講這種文化似乎很久遠,其實今天生活中使用的大量的詞就是來源于當年的科舉考試 ,比如題中提到的“折桂”。
馬未都評:這道題跟牡丹有點關系,“國色天香”既可以形容牡丹這種花,也用來形容人,比如說楊貴妃“長得國色天香”。“國色”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為喜慶的顏色,“天香”是指上天賜予的,“國色天香”最早顯然是用來形容牡丹花的。在唐詩中就有“國色天香”的描寫, 后用來形容楊貴妃。牡丹的典型特征是花朵碩大,品種繁多,最著名的當屬“魏紫姚黃”,就是一個姓魏的人培養出來紫色的牡丹,一個姓姚的人培養出來黃色的牡丹。
關于牡丹有很多很多故事,不管是游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都對牡丹花感興趣,因為牡丹花確實太美了。我們可以看到唐朝人春天出游的時候頭上就頂一個大牡丹花,非常艷麗,所以“國色天香”就是能代表一個國家的顏色。
- 上一篇:回顧西湖申遺之路 2018/9/18
- 下一篇:蔣清野:IT高級經理回鄉租地種樹 201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