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知識宣傳要通俗易懂
2018/12/17 16:49:25??????點擊:
日前,一位農民在參加完培訓后詢問專家“株距”是什么意思,專家告訴他,就是一株農作物與相鄰的另一株農作物之間的距離,該農民恍然大悟。時常聽一些農民朋友說,他們不懂“集約型”、“粗放型”、“鏈式種養”等詞是什么意思,希望農業科技知識宣傳能夠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時下,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新的名詞、術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些都需要大家去學習與掌握。作為專業技術人員,了解和掌握這些新名詞可能比較容易,但對于文化水平較低、沒有上過專業學校的農民來說,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才能將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真正讓農民掌握,這就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多動動腦筋。近年來,雖然農民文化和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偏遠地區,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程度仍偏低,對農業科技知識理解能力不高。我們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時,若不分場合、不看對象,用那些高度概括和專業性很強的詞語,農民朋友就難以理解和接受。這種培訓只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傳播推廣農業科技知識,是服務農民的重要工作。要使農民迅速理解和運用新的農業科技知識,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手段,有針對性地采用大眾化的語言,化解難懂的農技專業術語,用深入淺出的道理,短小精悍的事例,生動形象地向農民講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群眾就能盡快掌握培訓的內容,順利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時下,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新的名詞、術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些都需要大家去學習與掌握。作為專業技術人員,了解和掌握這些新名詞可能比較容易,但對于文化水平較低、沒有上過專業學校的農民來說,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才能將新的知識、新的技術真正讓農民掌握,這就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多動動腦筋。近年來,雖然農民文化和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偏遠地區,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程度仍偏低,對農業科技知識理解能力不高。我們宣傳農業科技知識時,若不分場合、不看對象,用那些高度概括和專業性很強的詞語,農民朋友就難以理解和接受。這種培訓只會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傳播推廣農業科技知識,是服務農民的重要工作。要使農民迅速理解和運用新的農業科技知識,需要根據農民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手段,有針對性地采用大眾化的語言,化解難懂的農技專業術語,用深入淺出的道理,短小精悍的事例,生動形象地向農民講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群眾就能盡快掌握培訓的內容,順利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 上一篇: 改善投資環境 吸引更多外資 2018/12/17
- 下一篇:增進民生福祉 人人感受幸福 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