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投資環境 吸引更多外資
2018/12/17 16:50:28??????點擊: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更好地打造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近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綜合研究室副主任楊長湧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
問: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對此,該如何理解?
答: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利用外資面臨的形勢和環境也發生著深刻變化。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直接投資流量大幅下降,近年來雖在波動中呈現恢復性增長,但一直未達到危機前高點。目前,各國紛紛出臺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加快簽訂各類投資協定,增強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對有限投資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國際產業布局深刻變化,主要發達經濟體力促再工業化、力推資本回流、力爭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我國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招商引資中面臨發達經濟體的壓力。同時,東南亞、南亞等不少發展中國家利用低要素成本優勢大力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方面也會對我國形成擠壓。
從國內看,我國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吸引外資的優勢已經消失,而廣闊市場空間、良好人力資本和產業配套能力等三大新優勢已初步形成。要讓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關鍵在于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的規則體系和制度環境,使其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
此外,過去外資企業主要看重我國的優惠政策,期望享受土地低價供給、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隨著我國傳統比較優勢弱化,外資企業更看重我國營商環境的法治化、便利化,期望在市場準入、行業競爭、法律實施等方面與內資企業享受平等待遇,要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更好開拓內需市場。
問:從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看,要改善投資環境,需要實現怎樣的轉變?
答:從市場環境看,發展經驗已經深刻表明,誰掌握了市場需求,誰就在吸引投資方面掌握了最大主動權。因此,我們必須著力推動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目前,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不少跨國公司都將開拓中國市場作為最重要的戰略。這就要求我國系統設計政策框架,通過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措施,打造世界上最龐大的中等收入階層消費群體,將內需潛力真正釋放出來,讓廣闊市場空間成為吸引外資的強大磁場。
問: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對此,該如何理解?
答: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利用外資面臨的形勢和環境也發生著深刻變化。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直接投資流量大幅下降,近年來雖在波動中呈現恢復性增長,但一直未達到危機前高點。目前,各國紛紛出臺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加快簽訂各類投資協定,增強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對有限投資資源的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國際產業布局深刻變化,主要發達經濟體力促再工業化、力推資本回流、力爭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我國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招商引資中面臨發達經濟體的壓力。同時,東南亞、南亞等不少發展中國家利用低要素成本優勢大力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方面也會對我國形成擠壓。
從國內看,我國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吸引外資的優勢已經消失,而廣闊市場空間、良好人力資本和產業配套能力等三大新優勢已初步形成。要讓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關鍵在于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的規則體系和制度環境,使其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
此外,過去外資企業主要看重我國的優惠政策,期望享受土地低價供給、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隨著我國傳統比較優勢弱化,外資企業更看重我國營商環境的法治化、便利化,期望在市場準入、行業競爭、法律實施等方面與內資企業享受平等待遇,要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更好開拓內需市場。
問:從市場環境和制度環境看,要改善投資環境,需要實現怎樣的轉變?
答:從市場環境看,發展經驗已經深刻表明,誰掌握了市場需求,誰就在吸引投資方面掌握了最大主動權。因此,我們必須著力推動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目前,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不少跨國公司都將開拓中國市場作為最重要的戰略。這就要求我國系統設計政策框架,通過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措施,打造世界上最龐大的中等收入階層消費群體,將內需潛力真正釋放出來,讓廣闊市場空間成為吸引外資的強大磁場。
- 上一篇:黃河公司“奮斗者杯”職工乒乓球比賽圓滿結束 2018/12/17
- 下一篇:農業科技知識宣傳要通俗易懂 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