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戈壁灘上的“新石油人
2018/12/14 9:25:37??????點擊:
青海油田冷湖、花土溝基地、油砂山露頭、英東采油作業區……“奮斗足跡成長·改革開放40周年媒體記者青海油田行”主題采訪組行進在百里瀚海的戈壁灘上,一路走來記者被石油人的吃苦、奉獻精神感染著。柴達木石油精神是什么?是一代代石油人用他們的堅守和奉獻,續寫的“建設千萬噸規模高原油氣田”的新目標;是一批批年輕的石油人,用苦干實干、創新發展的新理念書寫的奮斗故事。
在青海的西北角守望地火
11月24日,在英東油田記者與“新石油人”田聰面對面。“第一次來青海油田花土溝基地時,就覺得這個地方就像‘火星’。”這是23歲的田聰對柴達木石油基地的第一印象。雖然條件艱苦、工作繁重,但她還是堅持下來,并且成為一名合格的石油工。田聰告訴記者:“以前我是一個性子懶散、嬌氣的人,覺得一直長不大。現在,我克服困難充實自己,在青海油田一線的工作讓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我們新一代石油人要引領青海油田不斷實現新跨越。”田聰自豪地說,“我要告訴我的同學們,我在青海的西北角守望地火!”
油田,是我們發光發熱的地方
1991年出生的李毅峰,是青海油田的“油三代”。他是聽著爺爺講的油田故事、聞著媽媽身上的石油味道長大的。“油三代”李毅峰選擇從事石油地質技術工作。“參加工作時我就申請來最艱苦的地方鍛煉,我要重走父輩們走過的路。”一臉黝黑的李毅峰說。“我覺得,無論哪一行就該干一行愛一行,這樣才能在本職工作上有進步。”這樣的要求,讓他在不斷攀登,一直在進步。正在分析電腦上的一堆專業數據的李毅峰驕傲地告訴記者:“你看,井上很多維護工作都需要我們自行處理,能為青海油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覺得很有成就感。”石油一線讓他們發光發熱,也讓他們對正在奮斗的生活感到自豪。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油田一線,近三分之一的骨干力量都是青年人,他們是新時代的奮斗者!1992年的陳詩宜已經是英東油田聯合站班組的一名班長,她是站上出了名的“知心班長”;年輕骨干王可朝,現在是采油五廠作業區的一名指導員,他用13年走遍石油一線的各個崗位;“油三代”王生煒對明年的自己提出了一個新要求,就是要考石油專業的資格證,來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這些青年是青海油田的新希望,他們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奮斗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石油一線,他們正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青海的西北角守望地火
11月24日,在英東油田記者與“新石油人”田聰面對面。“第一次來青海油田花土溝基地時,就覺得這個地方就像‘火星’。”這是23歲的田聰對柴達木石油基地的第一印象。雖然條件艱苦、工作繁重,但她還是堅持下來,并且成為一名合格的石油工。田聰告訴記者:“以前我是一個性子懶散、嬌氣的人,覺得一直長不大。現在,我克服困難充實自己,在青海油田一線的工作讓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我們新一代石油人要引領青海油田不斷實現新跨越。”田聰自豪地說,“我要告訴我的同學們,我在青海的西北角守望地火!”
油田,是我們發光發熱的地方
1991年出生的李毅峰,是青海油田的“油三代”。他是聽著爺爺講的油田故事、聞著媽媽身上的石油味道長大的。“油三代”李毅峰選擇從事石油地質技術工作。“參加工作時我就申請來最艱苦的地方鍛煉,我要重走父輩們走過的路。”一臉黝黑的李毅峰說。“我覺得,無論哪一行就該干一行愛一行,這樣才能在本職工作上有進步。”這樣的要求,讓他在不斷攀登,一直在進步。正在分析電腦上的一堆專業數據的李毅峰驕傲地告訴記者:“你看,井上很多維護工作都需要我們自行處理,能為青海油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覺得很有成就感。”石油一線讓他們發光發熱,也讓他們對正在奮斗的生活感到自豪。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油田一線,近三分之一的骨干力量都是青年人,他們是新時代的奮斗者!1992年的陳詩宜已經是英東油田聯合站班組的一名班長,她是站上出了名的“知心班長”;年輕骨干王可朝,現在是采油五廠作業區的一名指導員,他用13年走遍石油一線的各個崗位;“油三代”王生煒對明年的自己提出了一個新要求,就是要考石油專業的資格證,來增強自己的知識儲備……這些青年是青海油田的新希望,他們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奮斗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石油一線,他們正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 水上雅丹地質公園收費標準發布 2018/12/14
- 下一篇:為什么說“藏青會”是從暴力走向恐怖的“藏獨”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