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養殖技術的關鍵技術、內容、問題
2018/11/3 11:25:48??????點擊:
林蛙養殖技術的關鍵技術
1、越冬。冬眠是中國林蛙躲避惡劣氣候條件的一種生理反應,中國林蛙可以在水中冬眠,也可以在陸地上冬眠,越冬池深應在1.5m以上,水位應保持在lm左右。越冬池內中國林蛙的密度以每平方米300對左右為佳。
陸地越冬場地要選擇在避光、避風、相對比較潮濕的地方,首先在地表鋪設一層瓦礫,再在瓦礫上鋪一層樹葉或稻草,中國林蛙會鉆入樹葉或稻草下的瓦礫中冬眠,越冬期間要定期向場地內噴水,同時加強對天敵的防范,并定期消毒。
2、抱對產卵。三月初水溫升到l0℃左右時,將種蛙從越冬池移入產卵池,種蛙密度為每平方米30對,產卵池要建在陽光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產卵池深應在1.2m以上,池內水位不要超過625px。池的一面要有一個斜坡,坡度在45度以下,以便中國林蛙產卵后出水休息。在產卵池的四周要建高1.5m的圍欄。
3、孵化。孵化池要建在避風、有遮光避雨設施的地方。孵化池水位應保持在2000px左右,孵化池水面要保持平穩,池四壁和池底要用水泥或塑料薄膜封好,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污染,否則會影響中國林蛙的孵化率。密度為每平方米4團卵。卵的孵化和溫度密切相關,南方3月上旬的水溫一般在13℃左右,受精卵4-5天即可孵化出蝌蚪。
4、蝌蚪養殖及變態。蝌蚪飼養池的深淺可依具體條件而定,從500px到3000px均可。但是水池的保水性要好,嚴重泄漏的水池絕對不可以使用。蝌蚪飼養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水質、水溫、食物、密度四個因素。一般情況下4-5天要換一次水,剛孵出的蝌蚪主要吃卵膠膜,前十天只需投喂少量豆漿即可,以后逐漸投喂煮熟的豬肺、玉米粉、青菜等,在變態期間蝌蚪停止取食,此時變態的幼蛙尾巴還沒有完全吸收,常在水邊活動,受到驚嚇時入水,由于此時的中國林蛙活動不夠靈活,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天敵的防御。
5、幼蛙飼養。中國林蛙養殖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養殖場地要有遮光設施,避免強光直接照射中國林蛙。(2)、要有噴水設施,保持場地濕度,為中國林蛙提供一個相對潮濕的環境。(3)、要有防逃和防天敵設施,謹防中國林蛙逃跑及天敵侵害。(4)、要為中國林蛙提供充足的餌料。
幼蛙的養殖可以在塑料大棚中進行,也可以在簡易房中進行,還可在室外有遮光避雨設施的水泥池中進行,養殖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300只幼蛙為佳。
林蛙養殖技術的關鍵技術、內容、問題以及解答
幼蛙養殖餌料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餌料要能夠活動,能被中國林蛙發現。
2、餌料個體不可以過大,尤其是幼蛙養殖所需的餌料,一方面要小,另一方面要軟。
3、餌料的成本要低,獲得要比較方便。
4、餌料的品種要有變化,不能長期給中國林蛙投喂一種單一營養成分的餌料。依據季節溫度的變化和中國林蛙各個發育時期的生理特點,在5、6、10月一般選用黃粉蟲做主干餌料,在7、8、9月一般選用蠅蛆做主干餌料,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餌料。
林蛙養殖技術的內容
一、蛙場選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選擇平整的地面做養蛙場,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質黑土、黃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場中選擇一處地勢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將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墊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將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壩,土壩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將池中及土壩上的小石子等雜物揀干凈,以防弄壞塑料布,將兩層或三層比較結實的塑料布鋪到蝌蚪池上,將塑料布的四邊用土壓實,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這樣蝌蚪池就建成了。當然,蝌蚪池的寬度最好不要超過2米。這樣利于將池中臟水換掉。面積的大小要根據引進種蛙的數量而定。一般100對種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1、越冬。冬眠是中國林蛙躲避惡劣氣候條件的一種生理反應,中國林蛙可以在水中冬眠,也可以在陸地上冬眠,越冬池深應在1.5m以上,水位應保持在lm左右。越冬池內中國林蛙的密度以每平方米300對左右為佳。
陸地越冬場地要選擇在避光、避風、相對比較潮濕的地方,首先在地表鋪設一層瓦礫,再在瓦礫上鋪一層樹葉或稻草,中國林蛙會鉆入樹葉或稻草下的瓦礫中冬眠,越冬期間要定期向場地內噴水,同時加強對天敵的防范,并定期消毒。
2、抱對產卵。三月初水溫升到l0℃左右時,將種蛙從越冬池移入產卵池,種蛙密度為每平方米30對,產卵池要建在陽光充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產卵池深應在1.2m以上,池內水位不要超過625px。池的一面要有一個斜坡,坡度在45度以下,以便中國林蛙產卵后出水休息。在產卵池的四周要建高1.5m的圍欄。
3、孵化。孵化池要建在避風、有遮光避雨設施的地方。孵化池水位應保持在2000px左右,孵化池水面要保持平穩,池四壁和池底要用水泥或塑料薄膜封好,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污染,否則會影響中國林蛙的孵化率。密度為每平方米4團卵。卵的孵化和溫度密切相關,南方3月上旬的水溫一般在13℃左右,受精卵4-5天即可孵化出蝌蚪。
4、蝌蚪養殖及變態。蝌蚪飼養池的深淺可依具體條件而定,從500px到3000px均可。但是水池的保水性要好,嚴重泄漏的水池絕對不可以使用。蝌蚪飼養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水質、水溫、食物、密度四個因素。一般情況下4-5天要換一次水,剛孵出的蝌蚪主要吃卵膠膜,前十天只需投喂少量豆漿即可,以后逐漸投喂煮熟的豬肺、玉米粉、青菜等,在變態期間蝌蚪停止取食,此時變態的幼蛙尾巴還沒有完全吸收,常在水邊活動,受到驚嚇時入水,由于此時的中國林蛙活動不夠靈活,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天敵的防御。
5、幼蛙飼養。中國林蛙養殖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養殖場地要有遮光設施,避免強光直接照射中國林蛙。(2)、要有噴水設施,保持場地濕度,為中國林蛙提供一個相對潮濕的環境。(3)、要有防逃和防天敵設施,謹防中國林蛙逃跑及天敵侵害。(4)、要為中國林蛙提供充足的餌料。
幼蛙的養殖可以在塑料大棚中進行,也可以在簡易房中進行,還可在室外有遮光避雨設施的水泥池中進行,養殖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300只幼蛙為佳。
林蛙養殖技術的關鍵技術、內容、問題以及解答
幼蛙養殖餌料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餌料要能夠活動,能被中國林蛙發現。
2、餌料個體不可以過大,尤其是幼蛙養殖所需的餌料,一方面要小,另一方面要軟。
3、餌料的成本要低,獲得要比較方便。
4、餌料的品種要有變化,不能長期給中國林蛙投喂一種單一營養成分的餌料。依據季節溫度的變化和中國林蛙各個發育時期的生理特點,在5、6、10月一般選用黃粉蟲做主干餌料,在7、8、9月一般選用蠅蛆做主干餌料,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餌料。
林蛙養殖技術的內容
一、蛙場選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選擇平整的地面做養蛙場,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質黑土、黃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場中選擇一處地勢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將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墊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將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壩,土壩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將池中及土壩上的小石子等雜物揀干凈,以防弄壞塑料布,將兩層或三層比較結實的塑料布鋪到蝌蚪池上,將塑料布的四邊用土壓實,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這樣蝌蚪池就建成了。當然,蝌蚪池的寬度最好不要超過2米。這樣利于將池中臟水換掉。面積的大小要根據引進種蛙的數量而定。一般100對種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 上一篇:電腦電源維修故障大全 2018/11/3
- 下一篇:質量流量計原理、優缺點及操作內容等內容匯總 20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