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殉國還是叛國
2018/12/8 20:25:18??????點擊:
其一,善戰而不好戰,是一個一定意義上的偉大軍人。林彪善戰,廣為人知。他以其政黨利益和軍事意義上的卓著戰功(所謂三大戰役居其二,渡江戰役居其半),創造了一個戰爭史上罕見其匹常勝不敗的神話,這一點,誰也否定不了。但是,僅憑這一點,也就是一戰爭機器而已,林彪也就不成其為林彪,就不值得敬重了。林彪的可貴之處在于,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還能夠從國家利益考慮問題,懂得那些仗該打,能夠打,哪些仗不該打。前者如平型關戰斗,外敵當前,盡管知道毛的“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十分宣傳”的指導思想,但仍然義無反顧地打了。平型關之后,林雖然由于負傷沒有再上前線(其中也有毛對其積極抗日的態度不滿,所以有意不讓他在對日作戰中發揮作用的原因),但他對國共合作抗日的態度一直是積極的。賀龍的老婆薛明為了抹黑林彪,曾揭發過這樣一件事:“在1937年,賀龍受毛主席黨中央委托,同朱總、林彪、劉伯承等4人到洛陽去見蔣介石,談國共合作問題。當時賀等幾人按中央精神,對國民黨蔣介石采取不卑不亢的態度,唯獨林彪,對蔣表示十分恭敬,正襟危坐,認真記著筆記。在返回山西的路上,賀問林:回去如何向部隊傳達,林當即寫了一張紙條給賀,當晚雖看不太清楚,但大致意思是明白的,稱頌蔣介石對抗戰還是有決心的,可以給部隊吹吹這個風。這說明林彪對蔣介石還抱有幻想。”薛明講此事,意在丑化,但此事恰恰證明林彪行事不囿于一黨之私,光明磊落,顧全抗戰大局。后者的典型例子就是對出兵朝鮮的態度。 1950年9月下旬,毛澤東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等問題和林彪進行了一次長談。談話中,林彪從中國國內情況和軍事力量兩個方面坦率地講了自己對派兵入朝作戰的不同意見。他認為,我們國內戰爭剛剛結束,各方面工作都未就緒。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一個軍就有各種火炮1500門,而我們一個軍只有36門。美國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艦艇,而我們海、空軍才剛剛開始組建。在敵我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如貿然出兵,必然引火燒身,后果不堪設想。他的意見是,中國可以派出重兵在東北駐扎,一方面保衛中國邊境,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朝鮮人民軍的戰略支持力量,而朝鮮人民軍可以采取游擊戰方式與美國軍隊繼續作戰。后來,雖經毛多次做工作,林的這一立場始終沒有轉變。
- 上一篇:尋找海西好人 2018/12/8
- 下一篇: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業改革是硬骨頭 要有新突破 20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