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發展的未來
2018-4-2 17:30:12??????點擊:
城市規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
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許多著名城市都是以科學規劃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我國城市規劃起步較晚,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諸如水資源緊張、能源短缺、廢棄物污染、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和城市管網設施嚴重滯后等弊端,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城市規劃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市政協委員從不同角度對城市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已經或者必將推動大連城市化進程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城市慢速交通系統與快速交通系統融合發展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我們用大力發展單一的快速交通來疲于應對現代城市發展對交通需求,時速在40公里以下,包括步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瓶車等的交通系統似乎已經被我們忽略,而城市快速交通不暢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慢速交通系統不健全。
其實就我們這座城市而言,城市居民日常工作、上學、購物、健身等活動,一般路途在5公里以內,時速在40公里以下,主要依靠的還是慢速交通。慢速交通人均年度碳排放量是0.3千克,較之快速交通人均年度碳排放量是60千克,具有明顯的健康成本優勢。
我市新城區和西北地區有足夠的空間來建立慢速交通道路,市政協委員楊明建議規劃時要考慮慢速交通的道路配置,與住宅小區及快速交通統籌規劃,在東北快速路兩側、旅順南路、中路、北路兩側論證慢速交通的可行性。我市南部中心城區則以慢速交通為主,而城市南部中心區與開發區、金州新區、旅順口區之間的聯通則以快速交通為主。我市的馬欄河、春柳河、夏家河、自由河等城市內河,自然形成的河道坡度小,容易覆蓋,可以像很多城市那樣,經過覆蓋后建設成慢速交通道路。濱海路,這樣的道路在節假日期間可以變為慢速路來使用。
總之,在建設城市“五橫五縱”交通網的同時,要注意慢速交通與之對接,充分發揮快速交通與慢速交通的各自優勢。
高品質旅游地圖待游客
城市的文明,由諸多細節展現,城市地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大連作為一個濱海旅游城市,地圖在引導外地游客觀光旅游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其品質則影響著我市的文明程度和美譽度。然而,在市政協委員隋鴻錦的調查中發現,我市各類地圖品質參差不齊,存在更新滯后,商業性過強,刊載信息與受眾需求不符,漏登或不登個別重要旅游地點等問題。
隋鴻錦建議,定期(半年)對舊版地圖進行認真修訂,隨時掌握全市最新發展、變化情況,切實做到“最新”,并通過權威部門進行公開發布(出版),確保其新穎、準確、翔實。精簡旅游地圖上的廣告量,增大景、店、路等的版面,詳細標注有關車站、碼頭、學校、公交換乘站點、醫院、派出所等標志,突出大連地域特色,體現海濱文化和特色產品。
另外,應該完善地圖信息功能,增加外地游客喜愛的酒吧信息、本地市民關注的近郊游景點等信息,隨著市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可出版《美食地圖》、《購物地圖》等免費專題地圖,支出可通過廣告收入彌補。為配合全域城市化進程,有些功能區,如旅順口區、普灣新區、金州新區等,可出版本區域地圖。結合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特色,地圖可采用英文、日文、韓文對照版,土特產品、旅游景點及城市文化設施隨冊顯示,從細微處彰顯城市影響力。
啟動市區文化夜市
當一座城市到了晚間,老百姓沒有了夜文化生活,這座城市似乎都失去了活力。豐富我市夜文化生活似乎早有認識,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的要求,以人為本推進和諧城區建設指明了方向,給文化夜市健康繁榮發展帶來空前大好機遇。
城市夜文化建設,市政協委員劉增良建議,啟動市區文化夜市,把文化夜市的項目和設點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去,在每個區域建一個標準化、有規模、統一管理、“不占道、不擾民、保安全、保衛生”的文化夜市。文化夜市必須突出區域文化特色,一方面,可以搭建露天演藝舞臺、露天電影等,滿足百姓娛樂和健身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體現我市的旅游、服裝、美食、海洋、民族等文化特點。同時,建立一個高素質的文化夜市管理隊伍,組成一個完整的管理機構,真正把大連建設成一個具有活力的美麗城市。
建立道路規劃與管網等公共基礎設施聯網備案制度
而今的城市建設速度,路政需求不斷增多,且一條路上反復出現不同的需求,為了避免公路一次次挖開又一次次填平的現象,減少人力物力投入,市政協委員王世春經多年實際考察,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方案,待以實施。
道路規劃,規劃前調研,將所有可能埋沒道路地下的管網單位進行編號排列登記,如:電信、電力、煤氣、自來水、光纖、排污等重要基礎設施編制成A用戶,預留口設計可編成B用戶,不可預見管網預設編為C用戶,并將規劃設計稿進入網絡檔案系統,以便設計施工維護單位查閱。
管網設計,設計單位,根據規劃方案,應設計一套從圖紙至實際應用的固定模板,如: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網埋沒結構圖及預制件施工圖,定點加工地下管網預制件,并統一標準。施工維護,施工單位可根據規劃編制稿進行施工,在施工維護中,遇到插接口部位時,可通過網絡檔案查詢系統查詢,既縮短周期節省資源,又保護環境。合理規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網絡平臺創立一套完整的道路規劃設計、施工、維護預案,確保施工前,規劃明確并具中長期性。
創新保護城市老建筑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中的主要載體,作為一座百年歷史文化名城,大連的城市建筑帶有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風格,“一部大連近代史,半部中國近代史”。
長期以來,我國許多城市都遇到過老城保護與城市發展時矛盾。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舊街區的大面積改造,我們也被這樣兩難抉擇困擾著。實際上,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僅是一塊金字招牌,更是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寶貴資源。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已成為游客首選目標。
市政協委員張勇建議,成立歷史建筑、歷史建筑街區群保護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開展。將摸底落實的歷史建筑、歷史建筑街區群的產權進行梳理,統一由領導小組管理。一些對城市開發有影響的老建筑,由領導小組負責在大連的城市公園中選擇合適的片區,將老建筑整體搬移過來,這樣既豐富了公園文化,又保留了老建筑,集中便于管理。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招募,在社會上開展老建筑認領修繕管理單位,發動社會公益力量,給他們一定的便利條件,提高他們的參與和保護意識。允許他們在老建筑里開茶館、開畫廊、開文化工作室等。
小區臨街建筑前要預留道路
在城市建設中,新建小區規劃建設似乎并沒有引起重視。一些新規劃的新建小區,房子幾乎臨街而建,連臨時泊車位都沒有預留。我市目前已經存在停車泊位嚴重短缺、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問題,如果按照現有的車輛發展速度,目前的道路承載能力可能再有三年將會變得更加擁堵。如果新建小區臨街建筑前不規劃出預留道路,那將來城市道路承載能力根本沒有拓寬的余地,重建或改擴建的困難和損失無法估量。
市政協委員李純真建議城市建設部門在總體規劃、合理改造的同時,應對主干道路的改擴建提前構建能夠支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道路系統,在保證現有的交通能力的基礎上,規劃預留出5年、10年甚至20年后城市道路拓寬的基礎用地。現在可以以隔離帶、臨時泊車位等方式進行預留。相關職能部門應立足全局,做好總體城市規劃,著力解決新建、改建小區周邊路少、路窄等造成的“出行難”問題;進一步打通“瓶頸路”,研究解決個別車輛密集路段的道路拓寬、分流方案,提高車輛通行速度。
嚴守規劃紅線的底線,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紅線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線,一般稱后退道路紅線建造,道路紅線調整的目的在于對道路兩側建設用地及建筑等規劃項目及時進行遠期控制,滿足遠期城市交通發展需求。道路兩側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筑物占壓調整后的道路紅線,其合法性不改變。道路紅線調整后,建筑物新建、擴建時,須按照調整后的道路紅線進行退讓,提前把預留部分的土地留下來。
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許多著名城市都是以科學規劃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我國城市規劃起步較晚,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許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諸如水資源緊張、能源短缺、廢棄物污染、大氣環境質量惡化、基礎設施特別是道路交通和城市管網設施嚴重滯后等弊端,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城市規劃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市政協委員從不同角度對城市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已經或者必將推動大連城市化進程邁入一個新的時代。
城市慢速交通系統與快速交通系統融合發展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我們用大力發展單一的快速交通來疲于應對現代城市發展對交通需求,時速在40公里以下,包括步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瓶車等的交通系統似乎已經被我們忽略,而城市快速交通不暢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慢速交通系統不健全。
其實就我們這座城市而言,城市居民日常工作、上學、購物、健身等活動,一般路途在5公里以內,時速在40公里以下,主要依靠的還是慢速交通。慢速交通人均年度碳排放量是0.3千克,較之快速交通人均年度碳排放量是60千克,具有明顯的健康成本優勢。
我市新城區和西北地區有足夠的空間來建立慢速交通道路,市政協委員楊明建議規劃時要考慮慢速交通的道路配置,與住宅小區及快速交通統籌規劃,在東北快速路兩側、旅順南路、中路、北路兩側論證慢速交通的可行性。我市南部中心城區則以慢速交通為主,而城市南部中心區與開發區、金州新區、旅順口區之間的聯通則以快速交通為主。我市的馬欄河、春柳河、夏家河、自由河等城市內河,自然形成的河道坡度小,容易覆蓋,可以像很多城市那樣,經過覆蓋后建設成慢速交通道路。濱海路,這樣的道路在節假日期間可以變為慢速路來使用。
總之,在建設城市“五橫五縱”交通網的同時,要注意慢速交通與之對接,充分發揮快速交通與慢速交通的各自優勢。
高品質旅游地圖待游客
城市的文明,由諸多細節展現,城市地圖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載體。大連作為一個濱海旅游城市,地圖在引導外地游客觀光旅游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其品質則影響著我市的文明程度和美譽度。然而,在市政協委員隋鴻錦的調查中發現,我市各類地圖品質參差不齊,存在更新滯后,商業性過強,刊載信息與受眾需求不符,漏登或不登個別重要旅游地點等問題。
隋鴻錦建議,定期(半年)對舊版地圖進行認真修訂,隨時掌握全市最新發展、變化情況,切實做到“最新”,并通過權威部門進行公開發布(出版),確保其新穎、準確、翔實。精簡旅游地圖上的廣告量,增大景、店、路等的版面,詳細標注有關車站、碼頭、學校、公交換乘站點、醫院、派出所等標志,突出大連地域特色,體現海濱文化和特色產品。
另外,應該完善地圖信息功能,增加外地游客喜愛的酒吧信息、本地市民關注的近郊游景點等信息,隨著市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可出版《美食地圖》、《購物地圖》等免費專題地圖,支出可通過廣告收入彌補。為配合全域城市化進程,有些功能區,如旅順口區、普灣新區、金州新區等,可出版本區域地圖。結合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特色,地圖可采用英文、日文、韓文對照版,土特產品、旅游景點及城市文化設施隨冊顯示,從細微處彰顯城市影響力。
啟動市區文化夜市
當一座城市到了晚間,老百姓沒有了夜文化生活,這座城市似乎都失去了活力。豐富我市夜文化生活似乎早有認識,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的要求,以人為本推進和諧城區建設指明了方向,給文化夜市健康繁榮發展帶來空前大好機遇。
城市夜文化建設,市政協委員劉增良建議,啟動市區文化夜市,把文化夜市的項目和設點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中去,在每個區域建一個標準化、有規模、統一管理、“不占道、不擾民、保安全、保衛生”的文化夜市。文化夜市必須突出區域文化特色,一方面,可以搭建露天演藝舞臺、露天電影等,滿足百姓娛樂和健身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體現我市的旅游、服裝、美食、海洋、民族等文化特點。同時,建立一個高素質的文化夜市管理隊伍,組成一個完整的管理機構,真正把大連建設成一個具有活力的美麗城市。
建立道路規劃與管網等公共基礎設施聯網備案制度
而今的城市建設速度,路政需求不斷增多,且一條路上反復出現不同的需求,為了避免公路一次次挖開又一次次填平的現象,減少人力物力投入,市政協委員王世春經多年實際考察,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建議方案,待以實施。
道路規劃,規劃前調研,將所有可能埋沒道路地下的管網單位進行編號排列登記,如:電信、電力、煤氣、自來水、光纖、排污等重要基礎設施編制成A用戶,預留口設計可編成B用戶,不可預見管網預設編為C用戶,并將規劃設計稿進入網絡檔案系統,以便設計施工維護單位查閱。
管網設計,設計單位,根據規劃方案,應設計一套從圖紙至實際應用的固定模板,如: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網埋沒結構圖及預制件施工圖,定點加工地下管網預制件,并統一標準。施工維護,施工單位可根據規劃編制稿進行施工,在施工維護中,遇到插接口部位時,可通過網絡檔案查詢系統查詢,既縮短周期節省資源,又保護環境。合理規劃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網絡平臺創立一套完整的道路規劃設計、施工、維護預案,確保施工前,規劃明確并具中長期性。
創新保護城市老建筑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中的主要載體,作為一座百年歷史文化名城,大連的城市建筑帶有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風格,“一部大連近代史,半部中國近代史”。
長期以來,我國許多城市都遇到過老城保護與城市發展時矛盾。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舊街區的大面積改造,我們也被這樣兩難抉擇困擾著。實際上,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僅是一塊金字招牌,更是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寶貴資源。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已成為游客首選目標。
市政協委員張勇建議,成立歷史建筑、歷史建筑街區群保護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開展。將摸底落實的歷史建筑、歷史建筑街區群的產權進行梳理,統一由領導小組管理。一些對城市開發有影響的老建筑,由領導小組負責在大連的城市公園中選擇合適的片區,將老建筑整體搬移過來,這樣既豐富了公園文化,又保留了老建筑,集中便于管理。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招募,在社會上開展老建筑認領修繕管理單位,發動社會公益力量,給他們一定的便利條件,提高他們的參與和保護意識。允許他們在老建筑里開茶館、開畫廊、開文化工作室等。
小區臨街建筑前要預留道路
在城市建設中,新建小區規劃建設似乎并沒有引起重視。一些新規劃的新建小區,房子幾乎臨街而建,連臨時泊車位都沒有預留。我市目前已經存在停車泊位嚴重短缺、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的問題,如果按照現有的車輛發展速度,目前的道路承載能力可能再有三年將會變得更加擁堵。如果新建小區臨街建筑前不規劃出預留道路,那將來城市道路承載能力根本沒有拓寬的余地,重建或改擴建的困難和損失無法估量。
市政協委員李純真建議城市建設部門在總體規劃、合理改造的同時,應對主干道路的改擴建提前構建能夠支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道路系統,在保證現有的交通能力的基礎上,規劃預留出5年、10年甚至20年后城市道路拓寬的基礎用地。現在可以以隔離帶、臨時泊車位等方式進行預留。相關職能部門應立足全局,做好總體城市規劃,著力解決新建、改建小區周邊路少、路窄等造成的“出行難”問題;進一步打通“瓶頸路”,研究解決個別車輛密集路段的道路拓寬、分流方案,提高車輛通行速度。
嚴守規劃紅線的底線,主管部門可在道路紅線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線,一般稱后退道路紅線建造,道路紅線調整的目的在于對道路兩側建設用地及建筑等規劃項目及時進行遠期控制,滿足遠期城市交通發展需求。道路兩側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筑物占壓調整后的道路紅線,其合法性不改變。道路紅線調整后,建筑物新建、擴建時,須按照調整后的道路紅線進行退讓,提前把預留部分的土地留下來。
- 上一篇:提高城市的“透水性” 2018/4/2
- 下一篇:歷史文化名城當走漸進更新之路 2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