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設發(fā)一聲吶喊
2018-5-22 17:24:20??????點擊:
2000年我在《Wallpaper》雜志上看到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的照片,開始我以為是外國建筑家設計的,定神一看才知道是王澍,那是我第一次記住了他的設計。王澍完成的第一個主要作品就已經(jīng)非常具有國際語言,從那個時候他就注意到建筑和山水的關系,這或許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思想對他的影響。
王澍是地地道道本土出身和在中國受教育和實踐的建筑家,他的作品都完成在中國。他的建筑設計項目并不多,但是主要作品的規(guī)模卻很大,那就是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的象山校園。這是他從上海同濟大學博士課程畢業(yè)之后的大規(guī)模建筑設計實踐,是兩位藝術男士的相逢:上任不久的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委托建筑學院教師王澍設計了象山校園的一期工程,這個有著十棟一組的建筑群,為王澍十年以來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一次綜合性的實踐機會。象山校園的第二期也隨后竣工,這無疑奠定了王澍在中國建筑界的先鋒性地位。
這次獲獎的作品是寧波博物館,這是王澍的設計風格和思想的集大成作,也是一位建筑家用自己的作品向那些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設發(fā)出的一聲吶喊。怎樣才能讓社會注意到正義的存在?王澍把博物館設計成一座山,這是一座由收來的舊磚瓦和混凝土構筑的一座人工的山。
王澍是地地道道本土出身和在中國受教育和實踐的建筑家,他的作品都完成在中國。他的建筑設計項目并不多,但是主要作品的規(guī)模卻很大,那就是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的象山校園。這是他從上海同濟大學博士課程畢業(yè)之后的大規(guī)模建筑設計實踐,是兩位藝術男士的相逢:上任不久的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委托建筑學院教師王澍設計了象山校園的一期工程,這個有著十棟一組的建筑群,為王澍十年以來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一次綜合性的實踐機會。象山校園的第二期也隨后竣工,這無疑奠定了王澍在中國建筑界的先鋒性地位。
這次獲獎的作品是寧波博物館,這是王澍的設計風格和思想的集大成作,也是一位建筑家用自己的作品向那些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設發(fā)出的一聲吶喊。怎樣才能讓社會注意到正義的存在?王澍把博物館設計成一座山,這是一座由收來的舊磚瓦和混凝土構筑的一座人工的山。
- 上一篇:園林綠化是“活的”城市基礎設施 2018/5/22
- 下一篇: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