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節能環保生態型城市經驗
2018-6-6 17:55:12??????點擊:
富山市人口42萬,面積1241?85平方公里,海拔從0米到3000米不等。人口、面積和經濟總量均僅占日本全國的1%左右。2002年,當地出生的律師森雅志當選該市市長后,提出富山市應成為“適合人與環境共同生存的城市和山區”,要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丟棄”的社會結構,把富山市建設成“節能環保、資源可再利用”的循環型社會的目標。其主要舉措之一就是實施“生態城市”建設計劃。
日本“生態城市制度”是日本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于1997年設立的,其主旨是鼓勵各地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循環型城市。2002年5月,富山市推出了自己的“生態城市計劃”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批準。這是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第16個、日本北陸地區第1個“生態城市”建設計劃。該計劃將富山市北部地區的約18公頃工業用地作為“生態城市產業基地”和“資源循環的據點”,集中建設一批資源循環利用設施,實現產業的無垃圾化。其資金來源是中央財政補貼一部分、地方政府出資一部分,大部分則是依靠貸款。經營方式為企業運作。
在富山市各界的不懈努力下,截止到2006年,該市已完成該項計劃的第一、二期工程,先后建設了7個資源再利用設施,這些設施是:廢棄塑料再利用工廠、廢棄木質材料再利用工廠、食品廢棄物及剪枝再利用工廠、報廢汽車再利用工廠、廢合成橡膠再利用工廠、難處理纖維及混合廢塑料再利用工廠和廢棄食用油再利用工廠等。該市打算今后繼續建設一批新的資源再利用設施。記者一行參觀了廢棄食用油再利用工廠和食品廢棄物及剪枝再利用工廠。
日本“生態城市制度”是日本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于1997年設立的,其主旨是鼓勵各地在發展地方經濟的同時,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循環型城市。2002年5月,富山市推出了自己的“生態城市計劃”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批準。這是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第16個、日本北陸地區第1個“生態城市”建設計劃。該計劃將富山市北部地區的約18公頃工業用地作為“生態城市產業基地”和“資源循環的據點”,集中建設一批資源循環利用設施,實現產業的無垃圾化。其資金來源是中央財政補貼一部分、地方政府出資一部分,大部分則是依靠貸款。經營方式為企業運作。
在富山市各界的不懈努力下,截止到2006年,該市已完成該項計劃的第一、二期工程,先后建設了7個資源再利用設施,這些設施是:廢棄塑料再利用工廠、廢棄木質材料再利用工廠、食品廢棄物及剪枝再利用工廠、報廢汽車再利用工廠、廢合成橡膠再利用工廠、難處理纖維及混合廢塑料再利用工廠和廢棄食用油再利用工廠等。該市打算今后繼續建設一批新的資源再利用設施。記者一行參觀了廢棄食用油再利用工廠和食品廢棄物及剪枝再利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