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人】杭世珺:為了心里的“踏實感”
2018/9/26 8:10:16??????點擊:
杭世珺辦公室的門開在一間多人大辦公室的角落內墻上,如一間“密室”般別有洞天。關上門,可以躲進小屋自成一統,專心埋首圖紙堆;開了門,就是十幾位同事的“格子間”,交流溝通、修改討論皆方便。
杭世珺是原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現返聘),卻直言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太會“當領導”。所有遞上來的圖紙她定要一一過目,指北針、剖面符號、閥門接口,一樣不能落。這個習慣自她步入設計行業以來一直跟隨她,與熱愛工地、熱衷思辨、事必躬親等習慣一樣,是幾十年與數據、方程、CAD 打交道留下的烙印。這類烙印日日加深、逐年生長,以一種極具穿透力的方式滲透在杭世珺的生活、工作里,幾欲成為幾十年日夜的脈絡。
工地是離真理最近的地方
杭世珺的“工地情結”從最初涉足行業便開始扎根。“設計人員一定要去看現場,和運行人員在一起,掌握第一手資料。”杭世珺憶起曾參與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廠項目,戲言這是個“從拔草開始的項目”。
高碑店污水廠是北京第一個二級處理污水廠,鮮有經驗可以參考。上世紀70 年代的高碑店污水廠場地還是一片野草漫天的荒地,項目人員住在荒地上搭起的平房里,從零開始進行中型試驗和設計、建設、運行。
杭世珺是原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現返聘),卻直言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太會“當領導”。所有遞上來的圖紙她定要一一過目,指北針、剖面符號、閥門接口,一樣不能落。這個習慣自她步入設計行業以來一直跟隨她,與熱愛工地、熱衷思辨、事必躬親等習慣一樣,是幾十年與數據、方程、CAD 打交道留下的烙印。這類烙印日日加深、逐年生長,以一種極具穿透力的方式滲透在杭世珺的生活、工作里,幾欲成為幾十年日夜的脈絡。
工地是離真理最近的地方
杭世珺的“工地情結”從最初涉足行業便開始扎根。“設計人員一定要去看現場,和運行人員在一起,掌握第一手資料。”杭世珺憶起曾參與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廠項目,戲言這是個“從拔草開始的項目”。
高碑店污水廠是北京第一個二級處理污水廠,鮮有經驗可以參考。上世紀70 年代的高碑店污水廠場地還是一片野草漫天的荒地,項目人員住在荒地上搭起的平房里,從零開始進行中型試驗和設計、建設、運行。
- 上一篇:6家A股環保公司紛紛停牌 各自“密謀”啥大事呢 2018/9/26
- 下一篇:污水處理廠流程 201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