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沱江大橋重大坍塌事故分析,必須引以為戒
2018/12/6 21:04:02??????點擊:
又到一年質量月,作為工程人,我們要嚴防由質量引起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小編特意重新整理了2007年湖南鳳凰縣堤溪沱江大橋特別重大坍塌事故的各種資料,包括事故三維動畫模擬演示視頻以及事故原因的詳細分析,大家一定要從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嚴防同類事故的發生。
事故背景
堤溪沱江大橋是湖南省鳳凰縣至大興機場二級路的公路橋梁,為雙向二車道設計。大橋總投資1200萬元,橋長328米,跨度為4孔,每孔65米,高度42米。此橋屬于大型橋梁,于2003年動工興建,計劃2007年8月底竣工。
T1X9VTBvYv1RCvBVdK.jpg
2007年8月13日下午4點45分,大橋正進入最后的拆除腳手架階段,突然,大橋的四個橋拱橫向次第倒塌。經過123小時的現場清理和搜救工作,到8月18日晚,現場清理工作結束,152名涉險人員中88人生還,其中22人受傷,64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3974.7萬元。
QQ截圖20160922102243.png
經過詳細的事故調查,國務院于2007年12月25日公布事故調查結果:24人移送司法機關,32人受紀律處分;湘西自治州原州長杜崇煙因該事故等問題被省紀委立案。
QQ截圖20160922102249.png
湖南鳳凰縣堤溪沱江大橋“8.13”特別重大坍塌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勘查、技術鑒定、調查取證、綜合分析,從立項審批、地質勘察、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監理、項目管理等六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由質量引起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調查組對堤溪沱江大橋進行了原設計和坍塌階段結構平行檢算,結果表明,原設計的主拱圈和橋墩其強度和剛度能滿足規范要求,原設計的結構布置、結構尺寸、選用材料較為合理,設計的施工工序基本可行,但營運期間拱圈安全儲備偏低。
多種綜合地質勘察表明,堤溪沱江大橋橋墩、橋臺未見位移發生,導致大橋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主拱圈砌筑材料未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上部構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質量差,拱圈砌體的整體性和強度降低。隨著拱上施工荷載的不斷增加,造成1號孔主拱圈最薄弱部位強度達到破壞極限而坍塌,受連拱效應影響,整個大橋迅速坍塌。
事故背景
堤溪沱江大橋是湖南省鳳凰縣至大興機場二級路的公路橋梁,為雙向二車道設計。大橋總投資1200萬元,橋長328米,跨度為4孔,每孔65米,高度42米。此橋屬于大型橋梁,于2003年動工興建,計劃2007年8月底竣工。
T1X9VTBvYv1RCvBVdK.jpg
2007年8月13日下午4點45分,大橋正進入最后的拆除腳手架階段,突然,大橋的四個橋拱橫向次第倒塌。經過123小時的現場清理和搜救工作,到8月18日晚,現場清理工作結束,152名涉險人員中88人生還,其中22人受傷,64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3974.7萬元。
QQ截圖20160922102243.png
經過詳細的事故調查,國務院于2007年12月25日公布事故調查結果:24人移送司法機關,32人受紀律處分;湘西自治州原州長杜崇煙因該事故等問題被省紀委立案。
QQ截圖20160922102249.png
湖南鳳凰縣堤溪沱江大橋“8.13”特別重大坍塌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勘查、技術鑒定、調查取證、綜合分析,從立項審批、地質勘察、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監理、項目管理等六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由質量引起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調查組對堤溪沱江大橋進行了原設計和坍塌階段結構平行檢算,結果表明,原設計的主拱圈和橋墩其強度和剛度能滿足規范要求,原設計的結構布置、結構尺寸、選用材料較為合理,設計的施工工序基本可行,但營運期間拱圈安全儲備偏低。
多種綜合地質勘察表明,堤溪沱江大橋橋墩、橋臺未見位移發生,導致大橋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主拱圈砌筑材料未達到規范和設計要求,上部構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質量差,拱圈砌體的整體性和強度降低。隨著拱上施工荷載的不斷增加,造成1號孔主拱圈最薄弱部位強度達到破壞極限而坍塌,受連拱效應影響,整個大橋迅速坍塌。
- 上一篇:菜鳥施工員成長手冊 2018/12/6
- 下一篇:2018版現行建筑材料見證取樣規范匯總 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