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人】朱旭峰:一個對環保又愛又恨的人
2018/9/26 9:46:04??????點擊:
E20環境平臺:作為推動宜興環保產業轉型發展的策劃者和引領者,您如何進入環保行業的?
朱旭峰:我就讀于南京農業大學,學的是農業,畢業后在宜興農科所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就到了農業局管理機關辦的企業,搞的是工業,后來到鄉鎮做領導還是做的工業;再后到宜興的三個園區工作,先是宜興化學工業園,然后是宜興經濟開發區做主任干了5年,2011年調入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簡稱“環科園”)當主任,開始從事環保。
E20環境平臺:做工業園區與環保產業園區有何不同?
朱旭峰:做工業園區的時候,我覺得是在做一個產業。2011年2月,到環科園以后,我感覺不一樣,我覺得自己不僅僅是在做一個產業,而是在做一個事業,環保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到國外參觀,感覺國外對環境的保護,在民眾心中都是神圣的東西,是不可侵犯的。隨著了解研究之后,發現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特別多,感覺到環科園作為全國唯一的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我們沒有盡到責任。一方面覺得責任重大,另一方面覺得中國有那么多環境問題,也讓我憂心和扼腕,不小心就陷進去研究起來了。
E20環境平臺:從經濟開發區到環科園工作,碰到哪些困難?
朱旭峰:最大的困難是宜興的上上下下對環科園一直是給予厚望,但是領導和老百姓對環科園的工作不甚滿意。到環科園來了以后,我發現業界很多專家和企業看不起宜興環保產業,他們評價宜興是低質環保設備的集聚地;包括國家部委的很多領導都也避諱談宜興,他們覺得環科園做為國家唯一的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與身份不符;從園區內部來說,大部分人對環保產業的思想理念和認識一直是比較模糊的,專業園區不專業,和外面專家院士交流都沒有共同的語言,更沒有認同感。環科園的規格雖然很高,換了多任領導都呆不住,誰也不愿意來,認為環科園是分倒霉的地方,環科園成為是歷屆市委書記的“隱痛”。就是在這背景下,我被調到了環科園。
朱旭峰:我就讀于南京農業大學,學的是農業,畢業后在宜興農科所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就到了農業局管理機關辦的企業,搞的是工業,后來到鄉鎮做領導還是做的工業;再后到宜興的三個園區工作,先是宜興化學工業園,然后是宜興經濟開發區做主任干了5年,2011年調入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簡稱“環科園”)當主任,開始從事環保。
E20環境平臺:做工業園區與環保產業園區有何不同?
朱旭峰:做工業園區的時候,我覺得是在做一個產業。2011年2月,到環科園以后,我感覺不一樣,我覺得自己不僅僅是在做一個產業,而是在做一個事業,環保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到國外參觀,感覺國外對環境的保護,在民眾心中都是神圣的東西,是不可侵犯的。隨著了解研究之后,發現中國的環境保護問題特別多,感覺到環科園作為全國唯一的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我們沒有盡到責任。一方面覺得責任重大,另一方面覺得中國有那么多環境問題,也讓我憂心和扼腕,不小心就陷進去研究起來了。
E20環境平臺:從經濟開發區到環科園工作,碰到哪些困難?
朱旭峰:最大的困難是宜興的上上下下對環科園一直是給予厚望,但是領導和老百姓對環科園的工作不甚滿意。到環科園來了以后,我發現業界很多專家和企業看不起宜興環保產業,他們評價宜興是低質環保設備的集聚地;包括國家部委的很多領導都也避諱談宜興,他們覺得環科園做為國家唯一的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與身份不符;從園區內部來說,大部分人對環保產業的思想理念和認識一直是比較模糊的,專業園區不專業,和外面專家院士交流都沒有共同的語言,更沒有認同感。環科園的規格雖然很高,換了多任領導都呆不住,誰也不愿意來,認為環科園是分倒霉的地方,環科園成為是歷屆市委書記的“隱痛”。就是在這背景下,我被調到了環科園。
- 上一篇: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 2018/9/26
- 下一篇:遼河“摘帽”一身輕 201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