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三十六腳湖自然保護區
2018/9/20 10:58:54??????點擊:
平潭縣海壇島的中部有一個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周長16.5千米,水面2.1平方千米。據說在很久以前,由于地殼上升,海角與廣海之間被海沙淤積成壩,后來淡水注入,海水淡化,以至成了淡水湖。也由于地殼的運動,湍急的水流使湖岸的海蝕山石裂縫逐漸加深加寬,天長地久,湖岸曲折,湖水就像有36只腳向湖岸延伸,因此稱“三十六腳湖”。湖濱拱衛著的有照鏡山、牛山、海壇山等,層巒疊翠,山光流影,岸草阡阡,怪石崢嶸。有何連城的詩曰:“萬頃波濤一鏡開,彩云涌處接天臺。敢夸身在層巒上,引得晴光拂面來。”因為海壇島屬海蝕地貌,奇形怪狀的巖石就特別多,其中有蒼鷹石、雄雞石、蘑菇石、春筍石、四角風動石等40多處,光怪陸離,妙趣橫生。
“湖腳”深處有一石礁稱“龍嶼”,像蒼龍昂首,古代鄉人敬以為神。舊本《福清縣志》說:“湖神甚靈。相傳有捕魚人曾聞水中作人語聲。”清乾隆年間,福清縣丞岑堯臣建“龍宮”于“龍嶼”之上,并作《龍宮詞》曰:“三十六腳湖深處,中有一礁號龍嶼。綠玻璃涌碧蓮花,波光云氣相撐拄。傳言此下有潛龍,水底時聞作人語.....”以后“龍宮”成了平潭縣百姓祈雨的地方。湖中另有大小兩座山丘,遠望像兩只神龜,首尾相銜,浮游在煙波浩瀚的湖面上,因稱“神龜石”。此外還有蓮花石、釣魚臺、鯉魚巖等勝景,美不勝收。清俞廷營泛舟“三十六腳湖”,見了這許多的湖光石影,詩興大作,為詩曰:“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水闊,不知領得幾多秋?”
平潭縣有10景,其中以“三十六腳湖”為最,歷史也最為悠久。史載,早在唐代,這里就已經是朝廷牧馬的地方。據說其馬多是名貴的"龍種",因此“三十六腳湖"的”“龍馬”名聞天下。宋代還特別設“牧馬監”,管理“馬業”,一直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平潭才設“平潭廳”,隸屬福清縣,民國元年改為平潭縣。平潭縣四周皆海水,苦澀不能飲用,唯三十六腳湖水為淡水,“盈盈一水碧,大旱不枯竭”,成為平潭縣30萬人口的生命水。1982年“三十六腳湖”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其山,其水,其樹,其石都得到應有的保護,因此更成為不可多得的旅游區。
“湖腳”深處有一石礁稱“龍嶼”,像蒼龍昂首,古代鄉人敬以為神。舊本《福清縣志》說:“湖神甚靈。相傳有捕魚人曾聞水中作人語聲。”清乾隆年間,福清縣丞岑堯臣建“龍宮”于“龍嶼”之上,并作《龍宮詞》曰:“三十六腳湖深處,中有一礁號龍嶼。綠玻璃涌碧蓮花,波光云氣相撐拄。傳言此下有潛龍,水底時聞作人語.....”以后“龍宮”成了平潭縣百姓祈雨的地方。湖中另有大小兩座山丘,遠望像兩只神龜,首尾相銜,浮游在煙波浩瀚的湖面上,因稱“神龜石”。此外還有蓮花石、釣魚臺、鯉魚巖等勝景,美不勝收。清俞廷營泛舟“三十六腳湖”,見了這許多的湖光石影,詩興大作,為詩曰:“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水闊,不知領得幾多秋?”
平潭縣有10景,其中以“三十六腳湖”為最,歷史也最為悠久。史載,早在唐代,這里就已經是朝廷牧馬的地方。據說其馬多是名貴的"龍種",因此“三十六腳湖"的”“龍馬”名聞天下。宋代還特別設“牧馬監”,管理“馬業”,一直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平潭才設“平潭廳”,隸屬福清縣,民國元年改為平潭縣。平潭縣四周皆海水,苦澀不能飲用,唯三十六腳湖水為淡水,“盈盈一水碧,大旱不枯竭”,成為平潭縣30萬人口的生命水。1982年“三十六腳湖”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其山,其水,其樹,其石都得到應有的保護,因此更成為不可多得的旅游區。
- 上一篇:最值得去的國內十大最美鄉村 2018/9/20
- 下一篇:北京觀唐別墅:回歸中式院落 201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