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巴到湟源峽體驗別樣美景
2018/12/20 20:46:41??????點擊:
在青藏高原東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有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湟源。從多巴出發,一路向西,這里有著扎麻隆鳳凰山、大黑溝森林公園、黑石崖、湟源峽、丹葛爾古城……湟水河見證著它們日新月異的變化。
九天玄女降生地
扎麻隆鳳凰山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境內的湟水谷地扎麻隆村,距離西寧30公里處,屬于東昆侖山余脈,山勢猶如一直展翅欲飛的鳳凰,人稱“九龍朝鳳”圣地。這些都是之前我們在多巴的時候已經講過了,接下來再來看看不一樣的扎麻隆……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西王圣母、九天玄女、軒轅皇帝的故事和傳說。
據傳,扎麻隆鳳凰山本是東方大戰神、元祖九天玄女(女媧)的根本道場,故這里成為天地只根紐,是所有龍鳳傳人心系神往的圣地。在1958和1998年先后,這里還出土了九天玄女古寶瓶,昆侖神石記事碑等珍貴文物。
扎麻隆鳳凰山這里究竟是什么樣?到了扎麻隆鳳凰山下,可以看到華夏三祖(九天玄女、西王母、軒轅皇帝)紀念館和昆侖神話藝術館,塑有華夏三祖圣像。扎麻隆鳳凰山由于是神話傳說中華夏母親九天玄女的降生地,所以這里每年都舉行各種形式的祭祖活動,在祭祖活動時來到扎麻隆鳳凰山就會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這里尋根問源,虔誠而隆重。
1998年,在建成了華夏三祖紀念館和昆侖神話藝術館,還雕塑了華夏三祖圣像,并隆重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儀式后,青海省人民政府將扎麻隆鳳凰山確定為中華昆侖文化的龍頭景點。在十多年的建設中,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國內外文化團體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關心和支持,通過政府立項,民間募資的方式已建成了雄偉壯麗的九天玄女祖宮,西王母天緣宮,盤古、玄龍、黃帝、玉皇的天帝宮,東方美神院,通天路等景觀。目前,正在建造氣勢更加宏偉、風格更加獨特、內涵特別豐富的昆侖第一勝景——九天玄女、玄龍、媽祖、地母的乾坤宮。
海藏咽喉湟源峽
過扎麻隆鳳凰山便進入了湟源峽。這里山高水長、坡陡崖峭,地勢險要,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稱。峽谷兩側,群山崔嵬,蜂巒兀立,高山相峙,峭壁千仞,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綿延的群山上,林海漫漫,萬木坤跺。
湟源,史稱“丹噶爾”,被祁連山支脈大通山、日月山、華石山所環抱,海拔2470米—4898米之間,相對高差2428米,湟水河自西北而東南斜貫縣境北部,最大支流藥水河由南奔北,兩條河將湟源分成狹長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構成“三峽”,即西石峽、巴燕峽、藥水峽。整個峽內高山林立、奇石磷峋、河水奔騰、風景如畫。
湟源峽早在兩漢時期這里就已經是中國中原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一條交通要道,尤其自唐以來,這里又成為了漢藏等民族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區。湟源峽以它特殊的地理不僅依然發揮著民族友誼的橋梁作用,而且還以它獨特的自然風貌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中國國內外游客,特別是那些鐫刻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巖畫石刻,更使過往客人不禁棄車而駐足觀覽。
九天玄女降生地
扎麻隆鳳凰山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境內的湟水谷地扎麻隆村,距離西寧30公里處,屬于東昆侖山余脈,山勢猶如一直展翅欲飛的鳳凰,人稱“九龍朝鳳”圣地。這些都是之前我們在多巴的時候已經講過了,接下來再來看看不一樣的扎麻隆……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西王圣母、九天玄女、軒轅皇帝的故事和傳說。
據傳,扎麻隆鳳凰山本是東方大戰神、元祖九天玄女(女媧)的根本道場,故這里成為天地只根紐,是所有龍鳳傳人心系神往的圣地。在1958和1998年先后,這里還出土了九天玄女古寶瓶,昆侖神石記事碑等珍貴文物。
扎麻隆鳳凰山這里究竟是什么樣?到了扎麻隆鳳凰山下,可以看到華夏三祖(九天玄女、西王母、軒轅皇帝)紀念館和昆侖神話藝術館,塑有華夏三祖圣像。扎麻隆鳳凰山由于是神話傳說中華夏母親九天玄女的降生地,所以這里每年都舉行各種形式的祭祖活動,在祭祖活動時來到扎麻隆鳳凰山就會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這里尋根問源,虔誠而隆重。
1998年,在建成了華夏三祖紀念館和昆侖神話藝術館,還雕塑了華夏三祖圣像,并隆重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儀式后,青海省人民政府將扎麻隆鳳凰山確定為中華昆侖文化的龍頭景點。在十多年的建設中,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國內外文化團體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關心和支持,通過政府立項,民間募資的方式已建成了雄偉壯麗的九天玄女祖宮,西王母天緣宮,盤古、玄龍、黃帝、玉皇的天帝宮,東方美神院,通天路等景觀。目前,正在建造氣勢更加宏偉、風格更加獨特、內涵特別豐富的昆侖第一勝景——九天玄女、玄龍、媽祖、地母的乾坤宮。
海藏咽喉湟源峽
過扎麻隆鳳凰山便進入了湟源峽。這里山高水長、坡陡崖峭,地勢險要,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稱。峽谷兩側,群山崔嵬,蜂巒兀立,高山相峙,峭壁千仞,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綿延的群山上,林海漫漫,萬木坤跺。
湟源,史稱“丹噶爾”,被祁連山支脈大通山、日月山、華石山所環抱,海拔2470米—4898米之間,相對高差2428米,湟水河自西北而東南斜貫縣境北部,最大支流藥水河由南奔北,兩條河將湟源分成狹長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構成“三峽”,即西石峽、巴燕峽、藥水峽。整個峽內高山林立、奇石磷峋、河水奔騰、風景如畫。
湟源峽早在兩漢時期這里就已經是中國中原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一條交通要道,尤其自唐以來,這里又成為了漢藏等民族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區。湟源峽以它特殊的地理不僅依然發揮著民族友誼的橋梁作用,而且還以它獨特的自然風貌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中國國內外游客,特別是那些鐫刻在懸崖峭壁之上的巖畫石刻,更使過往客人不禁棄車而駐足觀覽。
- 上一篇:一個黑幫的覆滅(上) 2018/12/20
- 下一篇:鳥成云會見中國移動青海分公司黨委書記余云峰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