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區里的快樂生活
2018/12/19 17:25:53??????點擊:
“社區干部群眾待我就像親人一樣!濃濃的愛心支撐著我堅強地生活下去。”家住平安區樂都路社區的居民馬小紅感嘆道。
樂都路社區居民馬小紅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在丈夫去世后,獨自一人帶著2個孩子生活,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格外艱難。后來,在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珍及社區各民族干部群眾的幫助下,馬小紅不僅申請了低保,還申請到了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這一切極大地改善了馬小紅一家的生活狀況。
“居民有困難,卻不了解這么好的政策,不深入去走訪,她們只能自己扛著。”這件事讓張珍記憶猶新。
近年來,樂都路社區干部職工帶著感情、責任和使命,深入到群眾中去,扎扎實實的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親戚越走越親,感情越來越深,得到了社會廣泛贊譽。
樂都路社區現有居民2247戶6389人,有回、蒙、藏、土、壯、苗等12個少數民族共826人,占總人口的12.9%。社區將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以“愛民、便民、惠民”為宗旨,以居民滿意為標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使創建工作更加靈活多樣,更加貼近生活,使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8月13日,記者走進樂都路社區,看到社區書畫協會的會員們正忙著揮毫寫字。
“我們本身就是社區的居民,平時在社區的活動室里練字習畫,交流技藝,到了春節就為鄰居們寫寫春聯,送上新春的祝福。”書畫協會成員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書畫協會,社區還有民族樂隊、民間射箭隊、夕陽合唱團、管樂隊、腰鼓隊、秧歌隊等小分隊,吹拉彈唱、寫寫畫畫、打腰鼓扭秧歌,無論是節慶時節還是平日里,社區的文化生活都搞得紅紅火火。
“社區的文化生活豐富了,居民們的精神有了寄托,賭博、傳銷、邪教就沒有了市場,也就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張珍說。
在社區3樓,掛滿了社區困難群眾的“微心愿”樹,格外引人注目。
“爺爺耳朵聽不見,有助聽器該多好啊!”“孫子想去學畫畫,缺個畫板。”……
張珍說,每天都有黨員干部來到這兒,認領這些微心愿,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困難群眾實現愿望。
一個個“微心愿”,架起了黨群“連心橋”。平安區機關在職黨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意愿,采取個人認領、多名黨員共同認領、共駐共建單位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進行認領,為社區群眾提供物質幫助和親情服務,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樂都路社區居民馬小紅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在丈夫去世后,獨自一人帶著2個孩子生活,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格外艱難。后來,在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珍及社區各民族干部群眾的幫助下,馬小紅不僅申請了低保,還申請到了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這一切極大地改善了馬小紅一家的生活狀況。
“居民有困難,卻不了解這么好的政策,不深入去走訪,她們只能自己扛著。”這件事讓張珍記憶猶新。
近年來,樂都路社區干部職工帶著感情、責任和使命,深入到群眾中去,扎扎實實的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親戚越走越親,感情越來越深,得到了社會廣泛贊譽。
樂都路社區現有居民2247戶6389人,有回、蒙、藏、土、壯、苗等12個少數民族共826人,占總人口的12.9%。社區將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以“愛民、便民、惠民”為宗旨,以居民滿意為標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使創建工作更加靈活多樣,更加貼近生活,使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8月13日,記者走進樂都路社區,看到社區書畫協會的會員們正忙著揮毫寫字。
“我們本身就是社區的居民,平時在社區的活動室里練字習畫,交流技藝,到了春節就為鄰居們寫寫春聯,送上新春的祝福。”書畫協會成員說。
記者了解到,除了書畫協會,社區還有民族樂隊、民間射箭隊、夕陽合唱團、管樂隊、腰鼓隊、秧歌隊等小分隊,吹拉彈唱、寫寫畫畫、打腰鼓扭秧歌,無論是節慶時節還是平日里,社區的文化生活都搞得紅紅火火。
“社區的文化生活豐富了,居民們的精神有了寄托,賭博、傳銷、邪教就沒有了市場,也就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張珍說。
在社區3樓,掛滿了社區困難群眾的“微心愿”樹,格外引人注目。
“爺爺耳朵聽不見,有助聽器該多好啊!”“孫子想去學畫畫,缺個畫板。”……
張珍說,每天都有黨員干部來到這兒,認領這些微心愿,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困難群眾實現愿望。
一個個“微心愿”,架起了黨群“連心橋”。平安區機關在職黨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意愿,采取個人認領、多名黨員共同認領、共駐共建單位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進行認領,為社區群眾提供物質幫助和親情服務,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 上一篇:去寵物主題餐廳“吃”得忍受它們“拉” 2018/12/19
- 下一篇:治源頭 守護黑河碧水清流 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