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園林設計
2018-6-2 15:33:33??????點擊:
作為一門實用學科,園林設計藝術的形成與發展是以社會生活的需要為背景和基礎的。因此,我們要探索發展新的園林設計,就有必要去主動刻意地觀察和了解本時代的社會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研究人因各種社會生活的需要與環境建立起來的現實關系,分析影響園林設計藝術的各種背景條件和因素。
與專業設計的園林相比,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與生活目標之間有更加直接明確的聯系。如果我們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形態,不同的社會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住宅區生活空間內各種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作一番分析研究,就可能把握人們對所處的環境的功能要求,場所特性和審美傾向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動態變化,把握各種環境場所與景觀形成的根本的、內在的原因??梢哉f,對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的研究和分析,是把握設計形式、內容、功能是否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相適應的有效途徑,從而使設計作品有相對客觀的合理性。
當我們放眼四周,關注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生活設施、新交通設施以及新建筑形式與環境空間共同作用下出現的種種非園林專業設計的,自然生成性的景觀關系時,可能從中發覺到更加廣泛的、多重的設計意念和設計內容,找到更加多樣變化的造型構素和造型語言。就園林藝術而言,康德在他的著作《判斷力批判》中的一段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自然只有在貌似藝術的時候才現得美,藝術也只有使人知其為藝術而又貌似自然才顯得美?!彼囆g雖然有一些永恒的原則,但它不能擺脫時代性,藝術就是這兩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與專業設計的園林相比,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與生活目標之間有更加直接明確的聯系。如果我們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形態,不同的社會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住宅區生活空間內各種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作一番分析研究,就可能把握人們對所處的環境的功能要求,場所特性和審美傾向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動態變化,把握各種環境場所與景觀形成的根本的、內在的原因??梢哉f,對自然生成性環境場所的研究和分析,是把握設計形式、內容、功能是否與人們的社會生活相適應的有效途徑,從而使設計作品有相對客觀的合理性。
當我們放眼四周,關注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生活設施、新交通設施以及新建筑形式與環境空間共同作用下出現的種種非園林專業設計的,自然生成性的景觀關系時,可能從中發覺到更加廣泛的、多重的設計意念和設計內容,找到更加多樣變化的造型構素和造型語言。就園林藝術而言,康德在他的著作《判斷力批判》中的一段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自然只有在貌似藝術的時候才現得美,藝術也只有使人知其為藝術而又貌似自然才顯得美?!彼囆g雖然有一些永恒的原則,但它不能擺脫時代性,藝術就是這兩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 上一篇:中國花卉業不能再“失語” 2018/6/2
- 下一篇:蘇州:細讀中環快速路規劃 支撐城市組團發展 2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