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為何喜歡集體“一哄而上”
2011年,是中國智慧城市元年。一線城市百分百提出了創建智慧城市的行動計劃或發展綱要,80%的二線城市也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構想,甚至有些三四線城市也喊出了創建智慧城市的口號。更是有26個城市把“智慧城市”列入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紛紛落地。相關的物聯網產業園、軟件產業園、云計算產業園、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遍地開花,炙手可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中國移動簽約建設云計算基地,項目前兩期總投資規模將超過120億元;蘭州市政府與浪潮集團簽訂建設云計算西北中心,浪潮集團將在5年內投資20億元;河北涿州宣布要投資50億元建立云計算基地;IBM簽約河北廊坊打造亞洲最大的云存儲產業基地;神州數碼的“智慧城市”布局已在全國約50余個城市展開……
究竟智慧城市建設遍地開花的原因何在,為何所有城市都一哄而上?
拉動經濟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發表博文指出,“十二五”我們將進入城市時代。在新時代,城鎮化要由重數量的外延式擴張到重品質的內涵式發展。發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鎮化質量、推進內涵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建設智慧城市是經濟增長“倍增器”和發展方式的“轉換器”。
智慧城市是在信息社會條件下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后,傳統工業化城市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信息化日益成為破解城市發展難題的突破口。很多城市實際上是把智慧城市作為城市下一步發展的新名片,作為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而且,隨著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智慧城市相關的一些產業也受到關注。很多城市希望通過創建智慧城市,帶動物聯網、軟件產業的發展,從而拉動地方經濟。
政策扶持
如果2011年,是中國智慧城市元年,那么2012年將迎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波小高潮。2012年,26個城市把“智慧城市”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國家將加快培育物聯網試點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將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高性能寬帶信息網,加快實現“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重點提到物聯網建設,他建議加快物聯網商用進程。 根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
面臨諸多挑戰
智慧城市概念炙手可熱、發展如火如荼,但是縱觀智慧城市的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存在的諸多挑戰值得智慧城市的建設者思考。
智慧城市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以整座城市發達的物聯網和云計算中心等智慧網絡支撐的,整個系統涉及社會管理、人的素質、經濟發展等多個方面,而不是每個城市都能達到這些基礎條件。當前我國建設智慧城市有一定的基礎,但仍然存在缺乏統一規劃、缺乏相應技術標準和法律規范、受制于技術和資金瓶頸、缺乏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充分的人才支持等諸多問題。
- 上一篇:北京人大代表會診短命建筑 2018/3/27
- 下一篇:朱冬青:建筑防水關乎百姓民生 20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