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獲獎是對中國“城市化”的一個反諷
2018-4-24 17:09:35??????點擊:
5月25日,2012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的頒獎典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生于1963年的建筑師王澍獲得這項素有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獎項。
這個獎項或許能讓一向有諾獎情結的一些人稍感慰藉。但王澍接下來對中國當代建筑以及城市化的批評,卻可能會讓很多人不高興。他說,原本,中國有很多美麗的城市,但這些美麗被一些人破壞了,然后這些人告訴你說,這就是現代都市;他說,在30年里,我們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千城一面”;他還說,一個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著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客觀地說,王澍批評的“千城一面”并非一人之感受,此前很多人都發表過類似意見,其中不乏國家住建部官員。問題是,我們還能不能遏制這種情形的蔓延?
當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的決策者都在豪情滿懷忙著“城市化”的時候,王澍的批評實在微弱得很。他那些批評,意思誠然不錯,但若說還能改變些什么,推動些什么,似乎并沒那么簡單。城市建筑能不能接續歷史傳統?今天的我們該如何棲居?這些問題回答起來恐怕都不是那么輕松。
這個獎項或許能讓一向有諾獎情結的一些人稍感慰藉。但王澍接下來對中國當代建筑以及城市化的批評,卻可能會讓很多人不高興。他說,原本,中國有很多美麗的城市,但這些美麗被一些人破壞了,然后這些人告訴你說,這就是現代都市;他說,在30年里,我們建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千城一面”;他還說,一個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著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客觀地說,王澍批評的“千城一面”并非一人之感受,此前很多人都發表過類似意見,其中不乏國家住建部官員。問題是,我們還能不能遏制這種情形的蔓延?
當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的決策者都在豪情滿懷忙著“城市化”的時候,王澍的批評實在微弱得很。他那些批評,意思誠然不錯,但若說還能改變些什么,推動些什么,似乎并沒那么簡單。城市建筑能不能接續歷史傳統?今天的我們該如何棲居?這些問題回答起來恐怕都不是那么輕松。
- 上一篇:中國邁入“半城市化” 須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2018/4/24
- 下一篇:綠色城市主義 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