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較園林史看建筑發展趨勢
2018-5-24 17:32:51??????點擊:
近日重讀馮記忠教授1989年10月在杭州“當今世界建筑創作趨勢”國際講座和12月上海學會年會上的演講整理稿——“人與自然—從比較園林史看建筑發展趨勢”,對于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馮記忠教授的演講從園林設計哲學的高度,縱橫捭闔地論述和解讀了中外園林的發展脈絡和特征。馮記忠教授把中國園林發展歷程概括為五個時期:
一、重形時期(春秋~兩晉,約公元前769年~公元316年),此時為鋪陳自然如數家珍時期,以再現自然以滿足占有欲,其外部特征是象征、模擬、縮景;
二、重情時期(兩晉~唐,約公元316年~800年),山水園時期,以自然為情感載體,順應自然以尋求寄托和樂趣,其外部特征是交融、移情,尊重和發掘自然美;
三、重理時期(唐~北宋,約公元700年~1100年),畫意園時期,以自然為探索對象,師法自然、摹寫情景,手法上強化自然美、組織序列、行于其間;
四、重神時期(北宋~元代,約公元1000年~1200年),野趣園時期,反映自然,追求野趣,入微入神,表現為掇山理水、點綴山河,思于其間;
一、重形時期(春秋~兩晉,約公元前769年~公元316年),此時為鋪陳自然如數家珍時期,以再現自然以滿足占有欲,其外部特征是象征、模擬、縮景;
二、重情時期(兩晉~唐,約公元316年~800年),山水園時期,以自然為情感載體,順應自然以尋求寄托和樂趣,其外部特征是交融、移情,尊重和發掘自然美;
三、重理時期(唐~北宋,約公元700年~1100年),畫意園時期,以自然為探索對象,師法自然、摹寫情景,手法上強化自然美、組織序列、行于其間;
四、重神時期(北宋~元代,約公元1000年~1200年),野趣園時期,反映自然,追求野趣,入微入神,表現為掇山理水、點綴山河,思于其間;
- 上一篇:中國現代園林亟需接續傳統 2018/5/24
- 下一篇:淺談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的幾個誤區 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