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三里河環境治理工程獲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
2018-5-18 19:10:36??????點擊:
每天早上6點多鐘,楊旭光總是準時來到三里河邊的“木棧觀荷”廣場晨練,他家住在三里河邊上的明珠花園小區,幾個徒弟在這里等著他練太極。“身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練上一段拳,舒服!”站在清澈的三里河旁,楊旭光高興地說。
在三里河岸邊鍛練身體的不止楊旭光一個人,整個“三里河生態走廊”上,每天早上,在13.4公里的三里河沿岸和重要節點上的小廣場上,還有無數市民享受著三里河風景。
就是這條貫穿遷安城區而過的三里河,昔日卻是百姓的“煩心河”:旱季,是垃圾遍地的干河床;雨季,這里污水橫流,臭氣熏天。
在闞莊村三里河的東面,58歲的寧文英大媽親眼見證了三里河的變遷。“老社會這里叫‘銅幫鐵底飲馬河’。我年輕的時候,三里河還是魚蝦成群,河兩邊是成排的大柳樹,河水能喝,能洗衣服。可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河就開始變質了,嚴重的時候,拿毛筆蘸點水都能寫字。老百姓從這兒過都捂鼻子,繞著走。”
在三里河岸邊鍛練身體的不止楊旭光一個人,整個“三里河生態走廊”上,每天早上,在13.4公里的三里河沿岸和重要節點上的小廣場上,還有無數市民享受著三里河風景。
就是這條貫穿遷安城區而過的三里河,昔日卻是百姓的“煩心河”:旱季,是垃圾遍地的干河床;雨季,這里污水橫流,臭氣熏天。
在闞莊村三里河的東面,58歲的寧文英大媽親眼見證了三里河的變遷。“老社會這里叫‘銅幫鐵底飲馬河’。我年輕的時候,三里河還是魚蝦成群,河兩邊是成排的大柳樹,河水能喝,能洗衣服。可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這河就開始變質了,嚴重的時候,拿毛筆蘸點水都能寫字。老百姓從這兒過都捂鼻子,繞著走。”
- 上一篇:咸寧市六項園林綠化指標超國標 2018/5/18
- 下一篇:兩會熱點:如何穩妥推進城鎮化 201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