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庭園藝花卉何時能崛起?
2018/8/14 9:25:05??????點擊:
中國的家庭園藝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但是很多人都知道,真正蓬勃發展的是家庭園藝的需求市場,流通的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品種,我們在家庭園藝花卉的生產領域,還是空白的。所以,在家庭園藝的培育和研發這塊,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6年前,我剛進到這個行業的時候才開始認識樹種,是個“植物盲”,從來不過問身邊的花花草草,后來知道了身邊的這些平凡植物,它們都很珍貴,有很高的價值,所以我開始慢慢的關注它們。它們都來自于本土,是我們的朋友。
后來的彩葉樹種特別火,然后是觀果樹種,像北美紅楓、北美冬青,這些特別的樹種用色彩“俘虜”了無數人的心。我也開始注意,國外品種的華麗大氣很有吸引力,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過,人們喜歡它們卻不怎么使用它們,它們有點水土不服,還要花長時間來培育適應。
從此,我隱隱發現了國外樹種的競爭力,只需看一眼,它們鮮明的特點即能讓人無法忘記,遲早它們都會被廣泛的應用。純粹外來的樹種讓人覺得新奇特,但是原本產自我們的樹種,現在使用的時候卻來自國外,像櫻花,不僅保留了國外品種特色鮮明的優勢,還能迅速適應我國的生長環境。
后來我負責了網站的論壇版塊,接觸到了家庭園藝方面,這個領域真的讓人大開眼界,最美的花,來自這里。我有了很多喜歡養花的花友,我組織她們一起種花、養花,向她們請教養花的知識,還組織她們一起到網上買花。
在此我才驚奇的發現,和綠化苗木比起來,在家庭園藝的種苗領域,我們幾乎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優秀品種,幾家知名的網店已經在花友心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種子、種苗、種球全部來自國外進口。花友選擇了它們、選擇了來自國外的花卉。
國外花卉為什么這么有吸引力?我總結了幾點:花色艷麗、色彩眾多;花型突出、明朗大氣;枝葉健碩、形態美觀;少患病害、養護簡單;包裝精美、成活率高;種植引導、服務周到。這些特點迎合了花友的消費心理,即使價格相對較高,依然會是花友的不二選擇。
我們的園藝花卉去哪了?不是我們沒有這些花卉,而是我們生產不出這種品質的花卉,至少在種苗上,我們生產不出來。所以近幾年來,國外種子、種苗專利案越來越多,國內法律法規保護條例也越來越完善,人們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還缺少這樣的技術。
在家庭園藝中,草本花卉使用非常多,但是能夠走進陽臺、走進庭院的,基本都是國外品種,即使是我國傳統優勢的花卉品種,同樣遭到了來自國外培育品種的強力挑戰。
月季是最典型的例子,同樣來自我國的品種,流落到國外后成為全世界研發和培育使用最廣泛的品種,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每年能研發上千個新品種的切花月季、藤本月季,類型之豐富,是其他類型花卉所不及的。相比我們自身,建樹太少,家庭園藝里找不到國產的影子。
還有菊花、荷花、蘭花、茶花,這些最具中國文化色彩的傳統花卉也面臨著國外培育品種的強力挑戰。也許有人說“我信仰漳州水仙!”“我信仰國蘭!”畢竟這樣的信仰只部分人,沒有對文化底蘊的認識,信仰無從談起,很多花友在選擇上,依然更多的選擇國外品種,包括杜鵑花。
具有研發培育能力究竟有多少優勢?價格就能說明。云南有一家流星花卉園藝,我和花友們都比較熟悉,主要培育稀有天竺葵花苗,他們的花苗其實也是引自歐洲的,這種稀有天竺葵用種子繁育退化很快,所以都是培育扦插苗,也因此保證了市場上類似的產品非常少,他們單苗售價基本在50-300元之間,是同類花種單價至少20倍以上。但是,每年春秋兩季,他們培育的花苗都要提前兩個月預定,到9月的季節已經很難搶到了。
還有一個例子,虹越是大家都知道的,種苗、種球、種子,價格遠比其他的店家高得多,以經典歐月粉色龍沙為例,1.5年苗99元每棵(還是優惠價),其他店家兩年以上的苗每棵基本在15-25元之間,差距巨大,因為他們有產品的授權保證,在這里買到的苗是絕對正品的,所以花友還是會選擇他們。花友在選擇花卉品種的時候,價格是次要中次要的考慮因素,品質、正版才是第一選擇。
國外品種大量搶占中國園藝市場,是否說明我們已經失去了競爭的機會?當然不是,記得在今年春節剛回杭州的時候,有個加拿大華裔問我尋找三葉青和紅葉景天的種苗,雖然他并不是有著園藝相關的需求傾向,但是我幫他找苗的過程還是比較能說明品種優勢的問題。
三葉青在浙江、江西有不少人培育,我很快就幫他找到了這個品種,他把這個品種引種到了臺灣農場。但是紅葉景天找了很久,我找了很多個品種都不是他想要的那種,后來一直詢問到青海當地的農戶,只有在高海拔的高寒山區才能種植這個品種。最后幫他聯系好,他直接從多倫多飛到了成都,然后他去到當地的農戶家中實地考察這個種苗,最終他成功引種到加拿大培育。后來他還問我尋找了紫枸杞這個種苗。從種苗種類上來說,我們的優勢依然具備,但是我們要立刻具有種苗培育和保護的意識,讓更多更好的種苗生產出來,藥用花卉如此,園藝花卉也如此。
還有一個例子,是剛剛的事情。我的花友群里有一個朋友是花卉方面的研究生,他跟國外很多專家有郵件上的往來,有一個日本宮崎縣的朋友,問他有沒有國內專門培育石蒜種苗的專家。這位日本朋友主要從事三色堇、角堇的育種工作,副業石蒜,希望在石蒜方面尋找中國育種專家共同合作。這位花友問我尋求幫忙,我最后找到了杭州植物園專門從事石蒜科花種研究與培育工作的張老師,他們最后也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洽談。
種苗這塊,我們有很多的優秀資源,只是我們關注的太少,甚至還不如國外的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高。沒有關注,我們怎么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呢?為什么沒有關注呢?因為市場,我們花卉的主要市場并不是面向家庭園藝的。
工程類型花卉市場為主導,所以我們培育的都是適合工程應用相關的苗木,幾乎所有的培育機構都是這個方向。同時也因為培育機構和企業的分離,市場反應不夠靈敏,當家庭園藝興起的時候,這個領域的技術才顯得如此空白。
我們沒有培育的技術嗎?可以肯定是有的,只是培育的方向和培育的實力有待加強,我們也培育出了很多優秀的苗木品種,在花卉方面,比如月季,國外的月季有很多,國產具有優秀代表性的月季也有,“仙境”在花型、花色、抗病性、爆花能力方面一點不比國外月季差,工程上一直有著大量的使用,只是在培育它的時候就把它定在了工程用苗上。
家庭園藝領域是花卉的高端消費市場,是更好、更優質的消費產品,當我們看待蓬勃興起的需求市場時,不代表我們的家庭園藝花卉就具備了雄厚的實力。從根本上說,我們的研發和培育能力還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給人很強烈、很明顯的差距沖擊感。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瞄準這個方向,努力追趕。
“技術上,我國花卉種質資源保護不力,開發利用不足,主要商品花卉品種、栽培培育技術等基本依賴進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和新技術較少;生產上,我國花卉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相對落后,產業鏈拓展不夠;產品上,我國花卉產品質量不高,新意不足,新主流品種缺乏,難以滿足人民群眾花卉消費的需求……。”江澤慧在2017年中國花卉協會常務理事會議上,把這條列為面臨挑戰的第一點。所以,我們要面向家庭園藝市場,全力培育優質花卉品種,做好自己的產品、做出自己的品牌,從根本上贏回我們自己的市場。
6年前,我剛進到這個行業的時候才開始認識樹種,是個“植物盲”,從來不過問身邊的花花草草,后來知道了身邊的這些平凡植物,它們都很珍貴,有很高的價值,所以我開始慢慢的關注它們。它們都來自于本土,是我們的朋友。
后來的彩葉樹種特別火,然后是觀果樹種,像北美紅楓、北美冬青,這些特別的樹種用色彩“俘虜”了無數人的心。我也開始注意,國外品種的華麗大氣很有吸引力,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過,人們喜歡它們卻不怎么使用它們,它們有點水土不服,還要花長時間來培育適應。
從此,我隱隱發現了國外樹種的競爭力,只需看一眼,它們鮮明的特點即能讓人無法忘記,遲早它們都會被廣泛的應用。純粹外來的樹種讓人覺得新奇特,但是原本產自我們的樹種,現在使用的時候卻來自國外,像櫻花,不僅保留了國外品種特色鮮明的優勢,還能迅速適應我國的生長環境。
后來我負責了網站的論壇版塊,接觸到了家庭園藝方面,這個領域真的讓人大開眼界,最美的花,來自這里。我有了很多喜歡養花的花友,我組織她們一起種花、養花,向她們請教養花的知識,還組織她們一起到網上買花。
在此我才驚奇的發現,和綠化苗木比起來,在家庭園藝的種苗領域,我們幾乎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優秀品種,幾家知名的網店已經在花友心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他們有一個共同點:種子、種苗、種球全部來自國外進口。花友選擇了它們、選擇了來自國外的花卉。
國外花卉為什么這么有吸引力?我總結了幾點:花色艷麗、色彩眾多;花型突出、明朗大氣;枝葉健碩、形態美觀;少患病害、養護簡單;包裝精美、成活率高;種植引導、服務周到。這些特點迎合了花友的消費心理,即使價格相對較高,依然會是花友的不二選擇。
我們的園藝花卉去哪了?不是我們沒有這些花卉,而是我們生產不出這種品質的花卉,至少在種苗上,我們生產不出來。所以近幾年來,國外種子、種苗專利案越來越多,國內法律法規保護條例也越來越完善,人們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還缺少這樣的技術。
在家庭園藝中,草本花卉使用非常多,但是能夠走進陽臺、走進庭院的,基本都是國外品種,即使是我國傳統優勢的花卉品種,同樣遭到了來自國外培育品種的強力挑戰。
月季是最典型的例子,同樣來自我國的品種,流落到國外后成為全世界研發和培育使用最廣泛的品種,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每年能研發上千個新品種的切花月季、藤本月季,類型之豐富,是其他類型花卉所不及的。相比我們自身,建樹太少,家庭園藝里找不到國產的影子。
還有菊花、荷花、蘭花、茶花,這些最具中國文化色彩的傳統花卉也面臨著國外培育品種的強力挑戰。也許有人說“我信仰漳州水仙!”“我信仰國蘭!”畢竟這樣的信仰只部分人,沒有對文化底蘊的認識,信仰無從談起,很多花友在選擇上,依然更多的選擇國外品種,包括杜鵑花。
具有研發培育能力究竟有多少優勢?價格就能說明。云南有一家流星花卉園藝,我和花友們都比較熟悉,主要培育稀有天竺葵花苗,他們的花苗其實也是引自歐洲的,這種稀有天竺葵用種子繁育退化很快,所以都是培育扦插苗,也因此保證了市場上類似的產品非常少,他們單苗售價基本在50-300元之間,是同類花種單價至少20倍以上。但是,每年春秋兩季,他們培育的花苗都要提前兩個月預定,到9月的季節已經很難搶到了。
還有一個例子,虹越是大家都知道的,種苗、種球、種子,價格遠比其他的店家高得多,以經典歐月粉色龍沙為例,1.5年苗99元每棵(還是優惠價),其他店家兩年以上的苗每棵基本在15-25元之間,差距巨大,因為他們有產品的授權保證,在這里買到的苗是絕對正品的,所以花友還是會選擇他們。花友在選擇花卉品種的時候,價格是次要中次要的考慮因素,品質、正版才是第一選擇。
國外品種大量搶占中國園藝市場,是否說明我們已經失去了競爭的機會?當然不是,記得在今年春節剛回杭州的時候,有個加拿大華裔問我尋找三葉青和紅葉景天的種苗,雖然他并不是有著園藝相關的需求傾向,但是我幫他找苗的過程還是比較能說明品種優勢的問題。
三葉青在浙江、江西有不少人培育,我很快就幫他找到了這個品種,他把這個品種引種到了臺灣農場。但是紅葉景天找了很久,我找了很多個品種都不是他想要的那種,后來一直詢問到青海當地的農戶,只有在高海拔的高寒山區才能種植這個品種。最后幫他聯系好,他直接從多倫多飛到了成都,然后他去到當地的農戶家中實地考察這個種苗,最終他成功引種到加拿大培育。后來他還問我尋找了紫枸杞這個種苗。從種苗種類上來說,我們的優勢依然具備,但是我們要立刻具有種苗培育和保護的意識,讓更多更好的種苗生產出來,藥用花卉如此,園藝花卉也如此。
還有一個例子,是剛剛的事情。我的花友群里有一個朋友是花卉方面的研究生,他跟國外很多專家有郵件上的往來,有一個日本宮崎縣的朋友,問他有沒有國內專門培育石蒜種苗的專家。這位日本朋友主要從事三色堇、角堇的育種工作,副業石蒜,希望在石蒜方面尋找中國育種專家共同合作。這位花友問我尋求幫忙,我最后找到了杭州植物園專門從事石蒜科花種研究與培育工作的張老師,他們最后也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洽談。
種苗這塊,我們有很多的優秀資源,只是我們關注的太少,甚至還不如國外的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高。沒有關注,我們怎么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呢?為什么沒有關注呢?因為市場,我們花卉的主要市場并不是面向家庭園藝的。
工程類型花卉市場為主導,所以我們培育的都是適合工程應用相關的苗木,幾乎所有的培育機構都是這個方向。同時也因為培育機構和企業的分離,市場反應不夠靈敏,當家庭園藝興起的時候,這個領域的技術才顯得如此空白。
我們沒有培育的技術嗎?可以肯定是有的,只是培育的方向和培育的實力有待加強,我們也培育出了很多優秀的苗木品種,在花卉方面,比如月季,國外的月季有很多,國產具有優秀代表性的月季也有,“仙境”在花型、花色、抗病性、爆花能力方面一點不比國外月季差,工程上一直有著大量的使用,只是在培育它的時候就把它定在了工程用苗上。
家庭園藝領域是花卉的高端消費市場,是更好、更優質的消費產品,當我們看待蓬勃興起的需求市場時,不代表我們的家庭園藝花卉就具備了雄厚的實力。從根本上說,我們的研發和培育能力還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給人很強烈、很明顯的差距沖擊感。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瞄準這個方向,努力追趕。
“技術上,我國花卉種質資源保護不力,開發利用不足,主要商品花卉品種、栽培培育技術等基本依賴進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和新技術較少;生產上,我國花卉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相對落后,產業鏈拓展不夠;產品上,我國花卉產品質量不高,新意不足,新主流品種缺乏,難以滿足人民群眾花卉消費的需求……。”江澤慧在2017年中國花卉協會常務理事會議上,把這條列為面臨挑戰的第一點。所以,我們要面向家庭園藝市場,全力培育優質花卉品種,做好自己的產品、做出自己的品牌,從根本上贏回我們自己的市場。
- 上一篇:全球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 超過一半已經侵入中國 2018/8/14
- 下一篇:上海:生態立體墻面綠化打造綠意商業街區 2018/8/14